当涨价和断供成为主旋律,一场来自羽毛球行业的巨变进行时

今天 10:30
只有最火的时候,才能看见最乱的样子。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懒熊体育,作者:叶京川,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2024刚过去了一半,小白已经数次看到了羽毛球涨价的消息。

“4月1日,尤尼克斯羽毛球的价格迎来了新一轮上涨,到了五一,亚狮龙的价格也向上浮动”,小白无奈地向懒熊体育说道,“7月初,尤尼克斯、亚狮龙、威克多等品牌又开始了新一轮涨价。”

在北京丰台,小白经营着一家名为倍力象尚的球馆,同时也在销售各大品牌的羽毛球类装备,是“李宁的二级经销商”。

在羽毛球价格不断走高的过程中,其事件本身已经从体育行业内部跳脱出来,成为了一项被广泛关注的社会性话题。而基于双重身份的叠加,小白对该事件的观察便更加细致。“从年初开始,市场上羽毛球经历了3到4轮涨价,整体羽毛球价格上涨了近40%。”

▲各品牌羽毛球价格上涨的通知(节选)

这次涨价实打实影响到了羽毛球爱好者,在各类社交平台上,“打不起羽毛球”的声音日渐增多。“虽然此前羽毛球也有涨价,但只是小幅的价格变化,身边绝大部分人都能接受。”一位打球多年的爱好者表示。

诚然,小范围的涨价并不会对羽毛球爱好者带来特别大的影响,也不会对行业有实质性危害,但屡次的价格上涨不止是影响到普通的爱好者,包括羽毛球品牌方、经销商、场地主等整个羽毛球行业进入了一轮彻彻底底的乱局,曾经活在自己舒适圈里的买方与卖方不得不跳出来,迎接这场新的行业变化。

1 既涨价又断供的羽毛球

一个行业内较为统一的说法是,本次羽毛球涨价潮的本质是“鸭毛断供”——鸭毛和鹅毛是羽毛球的主要原材料。

西安新瞳羽毛球运动中心创始人之一的齐栋向懒熊体育提到:当下鸭肉利润变薄,人们对鸭肉的需求减少,鸭毛的产量就少,羽毛球的价格就水涨船高。而供职于一家羽毛球大厂的费楠从品牌角度证实了羽毛球涨价的原因:“禽类需求量减少造成了数量减少,品牌收购鸭毛的价格就高,卖得就贵。”

“最近两年羽毛球又在国内运动火了,对羽毛球需求量大,所以很多还未出栏的鸭和鹅身上的毛就被拿来做羽毛球的毛片,每只鸭子能够产出的质量合格的毛就会减少。”小白补充道。

然而,根据央视新闻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鸭出栏量由48.78亿只降至42.18亿只,下降13.5%,鹅出栏量由6.34亿只降至5.15亿只,下降18.8%。端瑞体育创始人,前威克多大区总监刘文校认为,即使鸭的出栏量减少,但鸭毛总量是足够的。

▲上世纪美国养鸭场工人收获羽毛

“一只鸭可以有14根羽毛做球,一只鹅可以有20根羽毛球做球,而一颗羽毛球有16根羽毛,”刘文校告诉懒熊体育,“从需求量和价值来讲,做羽毛球的翎毛又远不如做羽绒服的绒毛高,从总量来看不会造成太大的价格波动。”

根据懒熊体育了解,羽毛球的制作流程是羽毛球生产工厂先从养殖场购买毛片,再经过加工售卖给各大品牌。费楠表示,各羽毛球品牌都有自己的进货渠道,也在想方设法能拿到保质保量的毛片,一旦供应链的价格涨,球涨价也就成了必然。

但这其中的疑点就在于,如果按照正常的市场逻辑来推衍,涨价是为了“物畅其流,保障供应”,但当下的事实是越涨价货越稀缺,“年销过亿的经销商,每个月也仅能收到两箱球”,刘文校说。

有经销商向懒熊体育表示,此次的涨价潮并不像“一次正常的市场动作”,感觉更像是有人为参与的控制原材料。懒熊体育也听到了羽毛球行业内部传出了“国内某羽毛球品牌每年囤积上亿毛片”的声音,该品牌也凭借此发展策略走到了行业头部的位置。

目前,该消息的真实性未能确认,只不过当下的市场现象,确实让不少从业者摸不着头脑。

2 各个维度的参差不齐

随着羽毛球价格的不断上涨,齐栋发现一筒羽毛球在不同球馆、不同门店卖出了不同的价格。

齐栋告诉懒熊体育:“一般来说自己售卖一筒羽毛球的毛利普遍在10%左右,有时候能到20%”,到了现在,球馆的库存被疯抢,“前段时间,我之前120块进货的尤尼克斯球不知道要以什么样的价格来销售,我定价180元,对方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50%左右的毛利让齐栋感觉到差异,他在之后查看市场价的时候才发现,180元的价格甚至还要低于彼时的官方售价。“不少球馆在卖球的时候都在一步步试探顾客能接受的最高价是多少,但现在只要能报价,就一定有人收。”

市场上,羽毛球由各大品牌定价,官方经销商有最低零售价格,相对稳定了维持二级市场的销售标准。然而,对于更小型的经销商或者球馆老板来说,他们在销售时的定价一般都跟着市场价格走,但由于不会受到太多的销售限制,目前各家定价有显著差距,这无形中便引发了一场“定价乱象”。

小白表示,在这波涨价潮中,很多小经销商虽然看到了涨价消息,但没有切实地感受到价格上调,“因为其此前销量并不高,所以每次进货的数量也就不多,他们还可以以此前的进货价格来定价。”现在,不少羽毛球爱好者“到处扫货”,小经销商的销量起来了,他们不断提高定价,因此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极高的利润。

▲会员制超市成为了爱好者囤球的“宝地”

随着小经销商销量上涨,“相对低价囤的货现在很快售空,再次进货就得高价进,一旦之后价格回调,必然会压货只能低价清理。”小白表示,“一箱球的进货价至少在5000块以上,要是保障每一个品类都有,基本上就是十几万的货。”

同时,除了定价层面的参差不齐,有迹象表明羽毛球的质量也不被保障。刘文校告诉懒熊体育:“有的经销商多年积压的老球、库存球,这些球其实已经废掉了,反而变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被一扫而空。”

现在,齐栋场馆的日常用球不够用,他并不想以高成本维持原有的用球,所以只能尝试各种品牌、各种新式材料的羽毛球,“威克多在行业里率先做出了一款效果还不错的人工羽毛球,想要真的让羽毛球价格下来,企业主导自研材料,用新的替代品占领市场也是可行的。”

诚然,羽毛球价格的猛涨在短时间内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但如果将时间线拉长来看,羽毛球装备也在悄无声息地将价格上调,这样的做法也从一定程度上正改变着羽毛球行业的走向。

3 羽毛球品牌要有自己的“爱马仕”

作为一名5年的羽毛球爱好者,周宇飞在2021年夏天发现,自己想要购买的尤尼克斯羽毛球大赛服买不到了。

2021年,东京奥运会推迟一年举行,而巧合的是,那一年正是尤尼克斯成立的第75年。为了纪念这一日期,尤尼克斯推出了两款以品牌主色调蓝、白、绿为主的大赛服。

周宇飞立刻找到此前一直购买羽毛球装备的经销商订货,得到的答复却是:“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货、有多少货”。周宇飞认为这或许只是该经销商囤货惜售的说法,“毕竟是纪念款,之前买很多足球球衣的时候每逢纪念款也会有这种情况,或许等等就会有了。”

抱着该想法,周宇飞在电商平台找到了一家可以接受预定的卖家,以“比官方价格小贵一点”的价格下单,“商家也在购买栏标注了半个月内发货”。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商家未能发货,周宇飞便退掉了订单。随即,周宇飞在二手交易平台查看,该大赛服的价格已经飙升到将近800元。

▲购买21款大赛服的具体记录(周宇飞供图)

“之前买并不会遇到这种情况,一开始我以为当时遇到的是特例,但没想到之后成为了常态”,周宇飞无奈地告诉懒熊体育,“尤尼克斯大赛服从那次之后就在慢慢地涨价,此前我一直能三四百块入手,之后涨到600多,现在有的衣服超过900,此前的一些经典款的一手货在二级市场甚至是千元档。”

而随着羽毛球的火爆,消费者对于羽毛球装备的需求量更大,费楠提到,大赛服在二级市场上一直在“炒”,特别是在女性市场当中。

女款大赛服由于运动员带货,加之本身的高颜值,很快就成为了爱好者的“宠儿”。“并且日元汇率下降,衣服材料的成本也变高,多个因素都是提高大赛服定价的因素”。但小白表示,“在现在的情况下,品牌会主动限制大赛服货量,一点点出货,促使球服成为市场上的稀缺资源。”

在二级市场上,费楠观察到“一件羽毛球大赛服涨到2000元档也发生过”。小白有一次出售闲置的羽毛球服,二级市场的买家争相竞价,“在得知我承诺以100块出售但还未发货的情况下,另一位买家直接把价格提高到120元。”小白坦承。

相比于大赛服受到争抢,消费者也渐渐买不到相对便宜的球拍。

其原因是因为,“像尤尼克斯这样的品牌并不愿意增加自身的产能,出货量和之前基本不变,分到经销商手里的货也就更少,自身定价也就更高。”费楠表示,“现在尤尼克斯的羽毛球拍和球线的生产仅在日本新泻的一家工厂有生产资格。”周宇飞说,曾经1500块左右能买到的日本原产球拍,现在也逼近2000元。

两类羽毛球基本产品在市场上所遇到境遇综合起来,便无形之中拔高了头部羽毛球品牌的定位和调性,在消费者的心中,这些品牌开始往高端化的道路上走,“产能少、出货慢,正是奢侈品牌的逻辑,这样下去羽毛球品牌也会有自己的爱马仕。”小白如此说道。

然而,这样的变化并非对消费者不好,各品牌反倒是拉高了中端产品的产能和销售效率,费楠说,尤尼克斯从去年开始就秉持着这样的战略,周宇飞也在打球的过程中观察到“用品牌最高端产品的人群比例不断减少”。

“渐渐地,品牌会将中段产品推陈出新,高端产品占品牌产品矩阵的份额减少,”小白说,这样做的好处不止是对于品牌本身的塑造,还会给更多中小型羽毛球品牌生存的余地,“头部品牌将一些中低端的市场区间让出来,更多小品牌会被更多羽毛球爱好者认识到,这就如同耐克、阿迪达斯与国产运动品牌曾经的竞争一样。”

品牌的动作也从一定维度上反映了羽毛球市场的火爆,当下,除了品牌方和各级经销商需要选对发展方向立足于市场,羽毛球馆的经营者更需要打起12分精神。

4 羽毛球“群主”退场,球馆开始“小本买卖”

即使羽毛球涨价潮不可避免,但参与到羽毛球这项运动中的人并未有实质性减少,反倒是在最近两年内源源不断地增加。

然而在这当中,齐栋发现,需要单独买球参加羽毛球活动的散客数量明显减少,更多消费者愿意跟着各类社群参与活动。杨勇表示:“一般散客来打球,水平高的两个小时就能打完一筒,跟着社群打球每次付费都包含用球的费用,球涨价了平摊到一次活动一个人身上就多掏几块钱,还算能接受的范围。”

小白表示,在休息日黄金时段,散客数最多能达到球馆总客流量的25%,其余的都是群活动和培训。

群活动已经成为了羽毛球馆的主要流量,很多社群主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积攒人脉,部分群主能够触达的球友多则上千。对于球馆经营者来说,这些群主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球馆带来不少的生意,“两三年前打羽毛球的人数没有这么多,这些群主手里有客源就能从各球馆老板的手里拿到低价场地,久而久之群主从中间抽成变多,甚至有人来全职做这件事。”小白告诉懒熊体育。

但随着羽毛球的爱好者越来越多,群主自己手里的客源在当下已经不足以形成优势拿到低价场地,小白表示,即使群主们不带人来,“我还是能保证自己球馆有着较高的饱和度”。而且,如果没有了群主提供的客源,场地的经营者靠自己也可以将群活动组织起来,“流量在自己手里,不会限制于别人,现在很少有场馆主愿意把场地低价出租给群主,一旦价格低就涨不起来了。”在小白的观察中,场地主自己做社群活动有时候能挣点,现在羽毛球涨价就不赚钱或者赔一点,但场地饱和度高就行,对场地主来说影响不太大。

总的来说,羽毛球本身的火热保证了充足的客源,由于爱好者众多,此前各羽毛球馆纷纷涨价,北京一家以创新、服务、体验为主要卖点的羽毛球馆的场地价格一度来到了每小时200元以上。而在这样的热潮下,全国各地的羽毛球馆数量增加,杨勇观察到自己城市的羽毛球馆“翻了数倍”。

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各球馆要在市场上进行“抢人大战”,最简单的策略就是降价。

“球馆现在是严重饱和的,有的球馆在前期规划的时候没有计算好成本,已经来到了倒闭边缘,”小白说,“即使如此,他们还是需要降价,甚至一小时不到50块钱的场地费,成本能回多少是多少。”

如今,不少大型羽毛球馆由于租金高昂,企业赛事减少而又变得生存困难起来。懒熊体育走访发现,很多球馆并不会租很大的场地,也不会过于注重服务质量和打球体验,当下真正要比的是坪效。

▲球场生意变得更加“小而美”

小白希望能提高坪效,思考过将其他项目融入到场馆的剩余空间内,在扩大业务范围的同时不扩大场地面积。同时他也表示:“现在好挣钱的球馆就是小本买卖,一个场地里面4-6块球场,只要饱和度高就能有生意,这些球馆也会在之后市场趋于稳定后成为稀缺资源迎来新一波的涨价潮。”

刘文校表示,羽毛球馆投资大,回报慢,要有详细的周期规划和资金准备,不能急功近利,“羽毛球有庞大人群支撑,只要场馆不是特别大的缺陷,基本上都不会有大问题。”

5 火爆之后

相比于飞盘、桨板、攀岩等新兴运动的火爆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羽毛球热度的增加就是在已有的群众基础上再添了“一把火”。

在中国,有几乎五分之一的人群都参与过羽毛球运动,而羽毛球天然带有的社交属性,又给予了当下“搭子社交”提供了良好的场域。

另一个原因则是疫情时期延伸出的“大健康时代”,人们变得更加“惜命”。

刘文校表示,中国羽毛球的元年是2003年,正是突如其来的非典打乱了大家的日常生活,更加重视身体健康,羽毛球顺势而为,爆发式地在全国各地开展,每年都保持不错的增长数据。而到疫情事情仿佛再次上演,加之上述提及的进出口、生产、供应链等影响,以及民众健身意识再次加强,还有各平台自媒直播的助力,羽毛球第二波爆发势头更猛,直至今日。

只不过,不少人对于羽毛球的认知还停留在“饭后拿着木制超市拍在小区里消食”的层面,所以会误认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只用花费很低的成本。齐栋说,如果按照一周打三次球的爱好者来说,一年下来,场地费和球的费用就要将近上万元,还不算球拍球线的折损,通勤等费用。

无论怎么说,运动风潮就像一场轮回,最终又刮回了羽毛球身上。只不过,在行业巨大变化之下,局内所有的参与者或多或少都早已被影响,当接踵而来的乱象如今被引爆到更大范围,或许没有人希望如此持续下去。但在当今时代,没有人会拒绝突至的流量,羽毛球乃至整个羽毛球行业也是,这个以往一直躲在角落的“隐形冠军”,从业者们如今需要一起真正迎接聚光灯下的考验。

(据受访者需求,费楠、周宇飞为化名)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